各学院(中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创新我校实验教学内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三批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决定启动第三批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遵循“注重创新创造、突出科教融汇、鼓励产教融合”的原则,实施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行动计划,引导和推动我校将科研成果和产业企业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及时融入实验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
面向全校所有专业,以本科生培养为重点,不受现有培养方案限制,鼓励跨区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联合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可源于:
1.教师的科研成果,重点支持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项目;
2.教师的论著或专利,重点支持具有专业学术特色的论著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或软件转化的实验项目;
3.产业企业的真实项目,重点支持代表技术前沿并具有推广价值的产业企业真实工程项目转化的实验项目。
(二)申报资格
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项目负责人应是我校在职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鼓励业界专家加入申报团队。
(三)申报条件
学校参照《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见附件1)开展遴选推荐工作,根据申报限额择优推荐。
三、申报名额及程序
(一)指标限额
跨校联合申报不占学校申报指标。本次申报设立人工智能领域专项项目,各单位原则上可在上述指标范围外申报人工智能领域项目不超过2个。
(二)材料报送
请各申报单位于2025年4月10日前将《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电子档发送至指定邮箱;2025年4月15日前将项目申报书(附件3)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将纸质版签章后送行政大楼416-2室。
四、项目管理
创新性实验项目采取“先立项建设、后评估认定”的方式,建设时间为2年。省级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后,学校将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给予支持,持续加强建设管理。教育厅将对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适时将项目纳入省属高校绩效考核指标。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肖、希拉古巴特尔,联系电话:0817-2568608
电子邮箱:syglk@cwnu.edu.cn
附件:
1.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评审指标(试行)
2.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推荐汇总表
3.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2025年3月21日